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山东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生态环境部推动开展了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示范工作,青岛市董家口化工园区入选全国第一批试点园区,并顺利通过验收。青岛市立足“三个坚持”,结合董家口化工园区“伴河临海”的区位、风险特征,全面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准备能力,推动董家口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级跃升,打造沿海特色的“一园一策一图”示范样板,筑牢青岛美丽海湾生态安全底线。
(三)同频共振横向到边。青岛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规划、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工作机制,每月召开会商会,重点解决拦河坝、拦截沟等应急空间设施用地规划、分区防控等难点堵点,充分分析挖掘可利用空间设施,实现小改造防范大风险。
(一)推动数智赋能创新升级。依托省级化工园区数智化转型,升级改造智慧管控平台,接入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风险源、重点工艺、周边敏感水体等在线个,搭建“一园一策一图”信息化系统并嵌入智慧园区监管平台,分类标绘应急空间与设施并标注使用说明,形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一张图”,实现环境应急一图通览、一键响应。
(三)推动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充分融合园区内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通过签订应急处置联动协议等方式,建立起10支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打造响应快速、决策高效的环境应急救援体系。
(二)“企间级”防控阻蔓延。创新实施“分片区”防控模式,投资1亿元新建入河截污沟,在园区内河上游和截污沟入河口建设截污闸11处,增加截留、拦截应急空间4.9万立方米。充分借助园区地上、地下污水管网实现企业应急空间、沟渠、截污沟与园区公共事故应急池和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单向联通,最大程度利用了园区应急空间,提升园区应急保障能力。
(三)“园区级”防控兜底线。充分考虑邻避效应和极端不利事件,利用园区内5条泄洪沟渠构建45万立方米的临时应急空间。投资1.7亿元在距园区内河入海口1.3公里处新建拦河闸,配备电网、柴油发电机双路供电,可截留事故废水约143万立方米,确保事故废水不出园区、不入海。